时间: 2024-04-26 08:57:40 | 作者: 皮带输送机
《中国煤炭报》今日7版开设了《非煤产业》栏目,在头条位置大篇幅刊发了《快步迈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时代——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非煤产业从“小作坊”到现代化规模企业成长记》。该文序言说:
蒋庄煤矿对非煤产业进行彻底改革,实施抓大放小、各有侧重的发展的策略,关停一批、淘汰一批、扶持一批,整合优势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向高质量、高的附加价值方向发展,把精力放在优势主导产业项目发展上,杜绝“广种薄收”,打造“一枝独秀”。
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激光熔覆焊机……一台台数字化智能装备整齐布置在车间内。几名工人时而轻点操控按钮,时而查看工件加工进度,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这是笔者近日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新建设的皮带输送机及配件加工基地内看到的场景。而在此之前,几台旧机床加上人工作业,是蒋庄煤矿机械制造产业延续了二十多年的生产状态。在短时间内,他们何以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我们金属编织厂年产值最高时达200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非煤产业骨干项目,而随着矿井装备水平提升和生产的基本工艺变化,现在年产值勉强维持在1000万元左右。”蒋庄煤矿弘大公司金属编织厂厂长魏训波介绍。他们作为矿井支护材料的老牌骨干厂,曾经红火一时,但随市场萎缩、队伍自然减员,金属编织厂效益逐渐开始下降。
与金属编织厂截然不同的是,该矿机械加工制造厂迅猛发展,产值连年实现翻番式增长,2018年达到1.4亿元。
两个厂不同的“命运”,恰反映出蒋庄煤矿非煤产业项目发展思路的调整。他们坚持让非煤产业不再围着矿井生产打转,着力打破依附型、安置型、服务型经营模式,为非煤产业高水平发展开出了一剂“良药”。
与众多的矿井非煤产业一样,蒋庄煤矿的非煤产业原来也主要是未解决职工家属就业的问题,一开始走的是多元化经营的路子,被服厂、风筒厂、翻砂厂等作坊式的生产单位不一而足,不仅安置了就业,而且也使得非煤产值快速膨胀,造就了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在这种“小而全”的格局背后,难掩的是效益的尴尬,几千万元的产值产生不了多少利润,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厂出现亏损。
随着市场化不断推进,以前很多非煤项目因为产品需求萎缩而退出,虽然也有一些项目显现出了发展的潜在能力,但整个非煤产业始终没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有时为保证队伍稳定,在非煤产业项目经营困难时,不得不从矿井收入中给予补贴补助,之前的非煤产业已然成了矿井的老大难、出血点,且不说担当起承接矿井转产的重任,就连自身的生存发展都很难保证。
面对困难局面,蒋庄煤矿决定对非煤产业进行彻底改革,实施抓大放小、各有侧重的发展的策略,关停一批、淘汰一批、扶持一批,整合优势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向高质量、高的附加价值方向发展,把精力放在优势主导产业项目发展上,杜绝“广种薄收”,打造“一枝独秀”。他们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积极构建非煤产业管理制度体系,为非煤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力推进内部市场化改革,实施契约化运行机制,矿井除了实施监管考核外,其他的全部放开,一切由经营者和市场说了算……一项项新的举措,全面激发了非煤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盈利能力逐渐提高,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蒋庄煤矿的机械制造产业虽然已形成多品种、多系列、多门类的矿山运输机械及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但由于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生产加工效率不高,自制产品在常规使用的寿命、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上,与行业领先水平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历史原因,当年我们的机械制造产业一直是‘小米+步枪’。‘小米’,代表人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留下了庞大的职工队伍。‘步枪’,代表装备老,最原始的加工设施一用几十年。”蒋庄煤矿矿长齐卫东说。虽然当年的大批职工到龄退休,产业队伍得到了优化,但“小作坊”式的生产格局未能有效改观,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
为打破瓶颈,近年来,蒋庄煤矿坚持把“一提双优”建设从井下拓展到井上,从煤炭主业延伸到非煤产业。他们瞄准行业先进生产的基本工艺,先后投用了数控切割机床、数控钻床、焊接机器人、激光熔覆加工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生产装备,推动产业逐步从拼人力、拼时间、拼经验,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尤其是2018年,该矿以打造矿区皮带输送机及配件加工基地为目标,对机械制造产业实施全流程的升级改造。建设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四联跨机械加工厂房,一次性投入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插床、数控龙门铣床等 20余台先进装备,并同现有厂房一同重新规划布局,按照专业化、流程化的设置原则,配套设置热处理、整机试验、防腐包装车间及成品、结构件存放车间,形成了管理便捷高效、环节逐级传递的生产加工模式。
“这台数控钻床可以依据设定的数据参数,对工件一次性加工成型,省去了人工划线倍以上。”蒋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厂职工高云美边介绍,边用手指轻点屏幕,不到20分钟,一个辊筒端盖就加工完成了。
高云美说,她自1999 年参加工作就从事机械加工,可以说亲身经历了蒋庄煤矿非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阶段。在“老式车床”时代,她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经常满身油污地与同事们上件、卸件、转件,而随着装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她这个以能干著称的老劳模也转行做起了“指尖活”。
“现在徒弟们都成长为公司的中坚力量,那些数控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编程都由他们负责操作。我也要继续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装备更新的步伐了。”高云美说。
“现在我们投标时,无论客户技术方面的要求多么严苛,我们都敢承揽,而且技术方面的要求越高,我们的优势就越突出,技术实力慢慢的变成了我们扩展市场最好的‘敲门砖’。”弘大公司销售经理韩建民说。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算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公司能够走到这一步,完全得益于当初我们在技术、管理方面的模式创新,通过不断摸索,我们成功走出了引进技术、合作研发、专利共享的新路子。”弘大公司经理刘延芳说。
近年来,针对高端专业方面技术人才不足、自主开发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强的实际,该矿巧做“借”字文章,他们时刻盯紧机械制造业前沿技术,组织人员先后到河北、四川、江苏、河南等10余个省市考察交流、“拜师求经”,积极引进成熟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据介绍,蒋庄煤矿非煤主流产品——皮带运输机,现已拥有6大系列50余个品种,除传统的驱动电机减速机外,永磁电动辊筒驱动皮带输送机等36种特色产品全部取得国家煤矿安全认证资质,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
通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二次创新,蒋庄煤矿机械制造产业不断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快速提升了生产加工及技术开发能力,先后取得各级科技成果20余项。自主设计的煤产品刀齿式破混机、胶皮带运输机V形底恒力张紧装置获得发明专利。大带宽皮带运输机、驱动升级皮带运输机、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新型改向辊筒、简易自移机尾等30余项创新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为机械制造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积蓄了强劲动力。
“非煤产业是矿井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三年内非煤产业收入突破10亿元’的战略目标,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发展进度、优化管理深度,在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征程上再创新业绩。”齐卫东说。